我的炒股观念

Posted by 渐行渐远 on Sunday, March 13, 2022 共2452字

在阅读之前,希望我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,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。但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,你在接受了别人的观点之后,虽然你以为你理解了,但很大概率是浅尝辄止的。穷人扩宽视野最廉价的方式只有多读书,多看看别人的经历经验。
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你那么穷?

我属于奋战在「一线」的普通员工,即使我拼命地卷周围的同事,成为最卷的那个人,但我无非就是年终绩效会好一些,年终绩效多出来的那笔钱并不能改变我的穷。话说回来,卷到最后还可能适得其反,但不卷又不行。

炒股可以成为第二职业

理财,或者说炒股,可能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,而且这条路不存在门槛,整个交易过程就是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。但这条路也不好走,最简单的可能是最难的。

第一次投资股票是2018年,当时还在三六零打工,它刚刚在A股上市,眼红周围的同事买三六零股票赚了大几千块钱,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开户入场。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赚了几百块钱,品尝到蝇头小利后就开始头脑发热,一直到最后亏了2万多大洋。现在看它的估价,非常庆幸,多亏自己及时止损,不然真的只剩下裤衩了。

你说,有没有一种可能,三六零股重新站回到一股60大洋的位置,未来很长,这种可能也不能说没有,毕竟中彩票这种小概率事件也是存在的。但这种小概率事件什么时候发生是无法预测的,你死死拿住的股票最后可能就是翻不了身。

再后来,来来回回买了很多股票,要么是在即将迎来大涨钱割肉跑了,要么是在即将到来的大跌前上车了。前者,本来能赚的,结果赔了;后者,亏损多的时候,只能死等,或者继续投入,最后有可能变成前者。我突然悟到「盛极必衰、物极必反」,这两个极太难把握了!

我认真反思了炒股这件事,自己确实不是那一块料,是赚是赔全看运气。但运气好的时候,往往把握不住运气。为什么我把握不住运气呢?可以归结为自己的认知、气量太小。这些虚无缥缈的认知归因,我只能接受还不可解。

运乃天命,从出生呼吸第一口空气时它便悄然转动,无法被撼动;而另一半的“气”是否能良性运转,则靠我们自身驱动。运气就像道家的八卦图,是一个黑白参半的圆,喜忧参半,鸿厄交接。只有柔和处世,勤恳耕读,不弃光阴于寸阴,不断积累能量,才能让这到“公理圆环”飞速旋转起来。坚定、坚持地去做一件事情,我们期盼已久的运气就会悄然造访。

运代表出身,气代表自身努力,似乎和我经常说的运气不是同一个存在。我经常说的运气是随机的概率事件,而书中的运气附加了自身努力的因素。我炒股需要做哪些努力呢?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怯懦吗?还是去像别人一样研究走势、看财报……

之前有个炒股的同事和我说过,大概的意思其实是:炒股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情。我当时觉得很妙,现在还是觉得很妙。每次的操作,感觉都是特别着急,跌了的时候着急买,涨了的时候着急卖,跌跌涨涨,到头来可能比存个定期还要差出一点点。

2024年的反弹高点

2024年股市迎来了一波反弹,大家都很兴奋,当然也包括我。我开始关注一些评股的主播,每次听的都是热血沸腾,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股评是:A股的核心资产要在被外资抄底之前拉起来,不能让外资把中国的钱赚了。

现在回头再看,大多数A股已经接近回落到大涨之前的水位了。关注的股评家又开始出来吆喝:大家不要慌,有很多大资金的肯定比你还慌。我翻来覆去,认真琢磨了一下:我只是在选择相信我相信的,我自己首先有了一个观点,然后再关注的和我同样观点的主播。

有些大话空话其实还挺有道理,也是从主播那里听来的,基本上等于没说:不要相信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,那些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和听到的。多少有点阴谋诡计的味道,但想不要被当前的走势困扰,就是要不看不听,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,撵也撵不走,不是自己的强求也留不下。

从交易时机上讲,可以将操作分为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,这是从香帅的公众号中看到的,左侧就是在股票下跌的时候买入,反之,右侧是在股票上涨的时候买。我定义自己是左侧交易,但左侧和右侧本身要看参考的中轴线,其实也没有绝对的区分。

我听到一种说法,散户要想赚钱,就是要不停地在左侧交易,然后不停地交易,然后等时间,具体等多长时间,不知道,反正等到趋势开始向上就可以了。细品一下,我貌似认可这种说法,但向下的趋势可能是一年、三年,我肯定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。

吴军谈股票

吴军谈论了巴菲特午餐的内容,他分享的内容来源于朋友。有钱人在和巴菲特吃饭的时候都聊些什么呢?吴军说了一点:

我告诉你一生不该做什么。首先,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;第二,永远不要做空股票;第三,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。

吴军努力在强调第一点: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。虽然巴菲特投资追求稳字,但他实际上没有践行”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“的承诺,他投资了有限的几个股票。巴菲特把投资当做一种艺术,而不是一种技术。技术和艺术的比较,听起来就是两个层级的事情。

吴军有自己的观点:普通人最熟悉的事情就是自己手头的工作,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,才应该是长期坚持的投资。

分红

分红,公司定期从盈利中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股东的红利。当公司决定开始分红,可能是从成长股向价值股转变的一个信号,说明今后企业发展要减速了。

没能力时分红很可能是大股东套现的一种方式。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最高,从高分红中获取的收益也最大。大股东想要套现,可以卖股票,但是会牺牲控制权,就可以通过高额的现金分红,把上市公司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口袋。

不过,大股东分红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分红,我觉得分红其实对我没啥特别影响。不过,我比较犯二的一次是在伊利股份分红前买入了股票,以为可以赚一笔分红的钱,着实是无知。

商誉减值

会计准则规定:一旦被收购的企业未来的业绩达不到预期,那么就必须对收购时产生的商誉进行减值。

假设今天我收购了一家账面只有10亿元的公司,但实际支付了30亿元的收购价,其中多出来的20亿就会被确认为商誉。而商誉是对被收购企业未来的判断估计出来了,有很大的主观性。当事后发现被收购企业不靠谱的时候,就会出现商誉暴雷。

上市公司并购时支付高额商誉,能提升公司当前的业绩,但却会降低公司未来期间的业绩。